Share

由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主辦的「弱勢青年從學校過渡到職場過程中的縱向概況:加拿大、南韓、中國大陸、香港的研究發現」線上研討會,已於2025年8月8日透過Zoom成功舉行。是次活動吸引了超過90位來自世界各地,包括加拿大、英國、德國、南韓、中國內地及香港的參加者。

我們很榮幸邀得首爾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李奉柱教授、蒙特利爾大學心理教育學院Jiseul Sophia Ahn博士、南開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學系王淼教授,以及清華大學的施睿哲女士擔任演講嘉賓。同時,我們亦非常榮幸邀請到代表香港的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倪錫欽教授、吳院衡博士及余雅軒女士,以及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的張宙橋教授。

四場演講共同闡述了韓國、加拿大、中國內地及香港的弱勢及處於困境的青年所面臨的挑戰,並強調需要採取目標為本的介入策略,以改善他們的就業前景、福祉及社會共融。李奉柱教授在韓國的研究突顯了生涯發展路徑在降低成為NEET (不在教育、就業或培訓)風險方面的成效,尤其對年輕女性及農村人口而言,同時他也倡議推行以社區為本的介入模式。Véronique Dupéré教授與Jiseul Sophia Ahn博士在加拿大的研究揭示了邊緣青年從事低質量工作的普遍現象,並強調以公平為本的策略對於促進有意義及穩定就業的重要性。王淼教授與施睿哲女士在中國的研究則發現,未積極參與社會的青年在職業相關能力上存在不同水平,突顯了提供精神健康及職業培訓介入的需要。最後,倪錫欽教授的團隊利用「馬可夫鏈分析」探討香港的青年由學校到職場的過渡,展示了這些職業與教育路徑的動態性質,並證明綜合介入措施能有效降低待學待業青少風險,支持高危青年的可持續發展。

總括而言,是次研討會提供了一個促進國際對話與知識交流的重要平台。各位傑出講者的精闢見解,不僅加深了我們對弱勢青年複雜歷程的理解,更彰顯了合作性跨國研究的重要性。與會者達成的明確共識是,透過制定並實施目標明確、全面的介入策略,我們能夠賦權這些年輕人成功過渡至職場,開創更光明、更有保障的未來。我們衷心感謝所有講者及參加者對這次重要對話所作出的寶貴貢獻。

 

Conference Group Photo 1

講者與參與者的大合照